国内小卫星产业呈爆炸式增长
“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在未来5~10年内呈指数级增长,保守估计超过4000颗,商业卫星制造需求呈爆炸式增长。”9月19日,在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科技委秘书长潘军在作主旨报告时讲道。据了解,小卫星研制周期短,成本较低,从立项研制到发射,一般仅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截至2019年末,中国总计在轨运行卫星约350颗,2019年发射约80颗,其中微小卫星发射占比高达67.5%,商业卫星公司参与的卫星比重稳步增长。
嫦娥四号完成第22月昼工作 最新科学成果揭示月球内部物质结构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9月24日7时30分、23日23时18分结束第22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度过630个地球日,累积行驶547.17米。基于第21月昼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22月昼期间主要以行驶为主,先后在距离着陆点西北方向约1.3km的撞击坑和反射率较高的区域进行了探测。科研人员利用全景相机环拍探测、红外成像光谱仪定标探测、测月雷达行驶过程中同步探测等数据,取得多项科学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国际期刊上。
雅诗兰黛将在国际空间站拍摄首支商业广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准备携手知名化妆品集团estee lauder拍摄其首个以国际空间站(iss)为主题的私营企业广告。本月稍后,将发射多达十瓶新的雅诗兰黛护肤精华液到太空站中。据悉,该护肤品为雅诗兰黛新推出的高级夜间修复皮肤精华液,将与8,000多磅货物一起搭乘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cygnus”宇宙飞船送至空间站。宇航员将会在重力近乎为零的环境中,拍摄最新推出的保养商品,而雅诗兰黛将会在广告或其他宣传中使用这些影片。雅诗兰黛将向nasa支付12.8万美元,其中包括向参与拍摄的宇航员每小时支付17500美元。
中国航天员中心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
产品研制、重大试验、航天员训练有序进行……今年以来,中国航天员中心叫响“奋进新时代、筑梦空间站”的口号,全力备战日益临近的空间站任务。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在密闭狭小的空间站舱内制造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生命保障系统且稳定运行,这是空间站在轨长期运行的瓶颈技术和关键技术。
中国宇航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成立
9月20日,在中国航天大会“青聚闽江”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中国宇航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举行成立仪式。据悉,该俱乐部以团结一批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中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托举一批有能力、有水平、有发展、可举荐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培养一批热心学会活动的学会工作青年骨干力量,形成一支宇航领域有创新活力和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队伍为主旨。中国宇航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组织机构由俱乐部成员大会、顾问团、主席团、秘书处四部分组成。论坛现场,颁发了青年俱乐部主席团聘书。中国宇航学会按领域、按专业邀请航天院士、专家加入顾问团,目前该俱乐部首批顾问团由9位院士作为高级顾问。
航天科技集团召开首次经营计划例会
9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0年9月经营计划例会。此次是集团公司首次召开经营计划例会,目的是按照集团公司“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宣贯集团公司推进精细化经营管理的总体思路,组织总体院交流精细化经营管理做法,协调解决经营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精细化经营管理平台,探索推进高质量经营管理的科学举措,全力以赴完成集团公司2020年经营发展目标。
第二届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召开
9月19日,在中国航天大会期间,由中国宇航学会和安全世界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在福州成功召开。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对此次活动给予指导与支持。本届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中美两国专家以特殊的方式齐聚一堂,探索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和未来,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东以《链接天地,成就梦想,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和未来》为题作报告,介绍了一院在商业航天道路上的求索与实践。
航天科技集团召开成本管控月度检查机制9月份例会
9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成本管控月度检查机制9月份例会,通报集团公司8月份成本指标监测情况,听取部分基层单位成本管控工作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启发思路,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各单位成本管控工作机制,推动集团公司成本管控水平整体提升。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强,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海波,总部相关部门领导及相关基层单位领导,共计1300余人分别在集团公司总部和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燕生主持。会议指出,集团公司1月~8月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2.9%,继7月份首次实现正增长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提升。
航天精神高端论坛举办
9月19日,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精神高端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邀请了国内航天精神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和理论学者,围绕航天精神的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成果、新时代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存在的问题等核心议题,进行主旨报告、专业演讲、成果发布和理论阐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作了题为《航天精神薪火传 筑梦奋进谱新篇》的主题报告,结合航天实践,对航天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精彩阐述。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5星”授旗山东济南长清中学
9月19日,在福州市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航天科技教育暨产教融合论坛上,举行了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5星”授旗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将大旗授予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长清中学将开展系统性的航天科技素质教育。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是在国家航天局指导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组织航天领域相关机构辅导青少年全程参与科普卫星研制与应用的大型航天工程实践活动。
spacex的星际飞船测试舱将进行第二次破坏性测试
这是spacex公司准备第四次摧毁一艘星际飞船测试舱,测试结果将决定下一步的星际飞船开发。从技术上讲,这将是spacex第二次试图摧毁飞船测试罐sn7.1,此前9月17日晚的测试失败。在14日和15日两天的连续压力测试之后,未知的问题取消了旨在故意摧毁sn7.1的第三轮测试。测试成功证明,spacex的最新测试罐和新型合金钢能够承受亚轨道发射的严酷考验。
nasa和美国太空部队宣布在行星防御、月球旅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
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进其阿尔特弥斯(artemis)计划,nasa也在与2019年12月成立的新成立的太空部队(space force)进行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和美国航天部队太空作战负责人约翰·杰伊·雷蒙德将军宣布了力量各机构之间的谅解备忘录。这项协议正式加入了两个实体在“载人航天、美国太空政策、太空运输、太空安全操作标准和太空实践、科学研究和行星防御”多个方面的合作。
nasa正在为下个月进行的史诗般的小行星采样行动做准备
nasa准备在下个月创造历史。osiris-rex探测器计划于10月20日完成美国宇航局的首次小行星采样工作,从一块1640英尺(500米)宽的太空岩石“本努”(bennu)上采集珍贵的尘土和砾石。
nasa将在明年发射小型立方体卫星 为绕月空间站开路
月球轨道空间站的高科技先锋正准备在明年初发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地月空间”自主定位系统技术操作和导航实验——在航天局的速记中被幸运地称为“顶点(capstone)”——注定将成为第一艘在月球附近的直线光晕轨道(nrho)运行的航天器。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星
9月27日11点23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星。环境减灾二号a、b星是两颗光学对地遥感卫星,用于接替已在轨运行12年的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满足国家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应用需求,并兼顾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行业需求。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03星
9月21日13点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03星。海洋二号03星是由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第2颗海洋动力探测系列业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卫星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可以对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实时观测。卫星搭载的ais舰船自动识别系统具备全球船舶识别的能力,dcs分系统可以接收、存贮和转发海域中的浮标测量数据,有效提高数据精度。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0年9月20日 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千米,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发射 首次重复使用箭上产品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一运载火箭9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海洋二号c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该火箭采用了一个特殊部件——一片从2019年长征四号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上回收的栅格舵的舵面。工作人员在对该舵面进行了检测分析,确保其整体结构完整、无形变、无裂纹后,对其进行清洗、修补和重新喷涂防热涂层,使其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蓝色起源宣布其ns-13新谢泼德号发射任务被取消
据外媒slashgear报道,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取消了上周四new shepard ns-13任务的发射,由于潜在的技术问题,该发射任务现已被推迟。作为new shepard的第十三次任务,上周四的升空本来是蓝色起源公司同一火箭的连续第七次飞行,也将是该公司的一项纪录。
nasa即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新型太空厕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下周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种新型太空厕所,以供宇航员进行测试,之后将用于未来的月球或火星任务。据悉,这个耗资 2300 万美元的厕所系统被称为“通用废物管理系统”(uwms),比目前空间站上使用的厕所小65%,轻40%,可以容纳更多宇航员,该厕所将于 9 月 29 日作为常规补给任务的一部分发射到空间站。
太空部队oks使用spacex火箭发射即将到来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
spacex现在可以用用过的火箭发射国家安全卫星。埃隆·马斯克的公司刚刚与美国太空部队签署了一项合同修改,允许即将进行的两次gps卫星发射使用带有预流第一阶段的猎鹰9号助推器。太空部队官员说,这是国家安全有效载荷的首次,这将为美国纳税人在两次飞行中节省近5300万美元。
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超热海王星”
智利天文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报告说,在距地球约260光年的一个星系中发现了第一颗“超热海王星”,这是此前仅在理论上存在的一类特殊行星。它被命名为ltt 9779 b,体积比太阳系中的海王星略大,质量约为海王星的两倍,据推测有固体内核和大气层。它距离其星系中的恒星很近,公转周期仅19小时,温度高达1700摄氏度,研究人员称之为“超热海王星”。
地球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迷你月球 但它可能只是60年代的太空垃圾
继2月份发现的2020 cd3,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又探测到了另一个潜在迷你月球:2020 so。有天文学家认为,2020 so可能只是太空竞赛初期遗留下来的太空垃圾。当前有理论认为,2020 so是最初于1966年发射的atlas centaur-d火箭的火箭体。该火箭于9月20日升空,携带surveyor 2月球着陆器到达月球。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布的2020 so的尺寸和轨道几乎完全契合atlas centaur-d。
土星的海洋卫星土卫二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了新冰
据国外媒体报道,土星的卫星土卫二可能比科学家们想象的更加活跃。利用来自nasa的已销毁探测器卡西尼号空间探测器的数据所创建的最新图像显示,土卫二的北半球为最近新结的冰重新覆盖。相较于南半球已知的活动,这是一个新的信息。过去,卡西尼号曾观测到南半球有100多个间歇泉,向太空喷射冰水。
商业化月球探测活动迅速成长
目前来看,全球登月探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趋势:
(1)无人月球探测与未来载人探索紧密结合,实现月球持续探索和利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均瞄准实现载人月球探测,未来将开展一系列无人月球探测任务,利用月球探测和环境开展核心技术验证,为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长远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2)月球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是未来发展的热点,从科学探索向勘探应用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航天国家在推进月球探测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月球原位资源利用(isru)技术的研究。利用月球固有的矿产资源,满足月球基地建设对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成为未来月球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月球探测的下一步仍是利用先进机器人技术、先进钻岩技术、先进测量分析技术等对月球资源及其蕴藏量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为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获取重要的数据资料。目前,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均制定了月球着陆探测计划,2019-2025年将实施多个月球着陆任务。预计未来数十年,各航天大国将在月球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科学探索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3)未来无人月球探测任务重点聚焦月球背面、极地以及水资源和矿藏。月球探测将以月球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利用以及通过月球走向更远深空为目标,并且利用月球特殊的环境条件开展天文观测、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验证等。从发展趋势看,未来数年月球探测活动将主要针对以前探测较少的月球背面和月球极区展开深入的探测和研究。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实施了月球软着陆任务。在nasa的未来空间探索规划中已将“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列为“新疆域”计划的第4项任务的备选项目。俄罗斯提出的新探月计划中,将探测重点瞄向月球南极,计划向月球南极发射着陆器,以及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欧洲积极发展月球极区着陆技术,计划与俄罗斯合作实施月球-27极区着陆/巡视任务,勘探月球极区资源。日本正着力发展月球精确着陆技术和月球机器人技术,旨在开展月球资源环境勘察和利用。
(4)商业化月球探测活动将迅速成长。从最近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世界航天产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主要构成和主导力量。随着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和低成本利用空间技术快速发展,航天产品与服务逐渐从政府高端用户向大众消费市场倾斜。商业资本纷纷涌向航天领域,带动大量技术和资源进入航天领域,商业航天整体向低成本、多样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技术更迭更快,创新效率更高,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p14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