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当前位置: » k8凯发棋牌 » 产经

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圆满落幕!中国将如何应对实现碳中和的五大挑战?-k8凯发棋牌

分享到:
 winnie lee • 2021-10-25 18:40:33 来源:前瞻网 e7448g0

2021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热门关键词。中国已经提出了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在此背景下,如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将如何推进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将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命题。

10月20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拉开序幕。本届峰会以“塑造绿色发展动能,加快行业发展创新”为主题,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氢能源”“绿色金融”等热点问题,共同为行业企业的绿色发展寻找新思路。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在致辞上表示,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发展和创新是石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徐文强院长作为主要嘉宾,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斌、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兼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张久俊等一众业内大咖在峰会上一同探讨了行业现状与趋势,并研判了行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在峰会上,前瞻徐院长指出,与美欧国家相比,中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且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间隔年限较短,实现“碳中和”愿景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徐院长分析称,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五大挑战:近十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居于全球首位;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还很高;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高碳消费为特征的第二产业仍是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绿色投资的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徐院长指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一方面,含“碳”最高的化石能源,即煤炭,要面对供给侧改革: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提高利用效能,从化石能源转换为电能方面将需要继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在需求侧,依托技术改造的节能减排是核心。

接下来,在技术路径方面,徐院长分别介绍了化石能源碳中和技术、清洁能源碳中和技术、氢能技术、储能技术与碳汇技术的发展与实践现状。

据预测,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电成本的下降,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技术在内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有潜力促进中国约50%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去碳化”,将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最重要的技术。

最后,徐院长还提到,在“碳中和”的未来愿景中,“节能减排”类技术的贡献将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变小,而通过“生态碳汇”、“工程封存”等技术来降低自然界“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将成为关键,而空气直接捕集、人工光合作用、可再生合成燃料等前沿技术也正是目前行业的研发热点。

徐院长预测,从应用领域来看,低碳科技的发展趋势将围绕“能源低碳化、生产去碳化和产业低碳化”三个方向创新发展。一方面,低碳技术将引导产业结构转向以低碳产业为主体,新兴绿色产业、现代服务业将得到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应用于传统产业的低碳技术将着眼于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助力传统行业低碳化发展。

未来,前瞻产业研究院将联合更多产业企业、行业专家,持续关注“碳中和”、“碳达峰”最新行业热点,发布更多“双碳”相关行业报告与白皮书,与行业共享技术发展动向、行业前景趋势、产业实践案例、技术落地等最新分析预测,干货满满,助力行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探讨更多“碳中和”、“碳达峰”等相关议题,欢迎登陆【前瞻经济学人app】与500 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直接交流互动。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k8凯发棋牌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6 q0

分享: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咨询专线:400-068-7188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w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