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
导读: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熬的日子里,要守住人生的体面。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消极颓废,不要放弃善良。
请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熬过长夜,必是黎明。
本文精选了稻盛先生著作《思维方式》、《活法伍:成功与失败的法则》、《京瓷哲学》、《心》、《企业家精神》中的内容,希望您品读完后,能从中受益:
一、遭遇苦难时,忍耐
人生必有沉浮起落。既有走运的时候,也有遭难的时候。遭遇苦难时,忍耐是必需的。
即使遭遇严重灾难,也不要怨恨,要一味忍耐。通过这种“忍耐”,人才能成长。
遭遇苦难时,有能够忍耐的人,也有不能忍耐的人,我认为,他们的未来将完全不同。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只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
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把苦难看作考验,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
所谓人生中的苦难,乃是锤炼自己人格的绝佳的机会。
是直面苦难,还是被苦难击垮;是放弃初衷,妥协了事,还是千方百计,努力克服苦难。人能否成长,这里就是分水岭。
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一定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让我们在应对考验中度过人生。
如何接受这类考验呢?
有人用开朗、坦诚、善意的心态接受考验,积极乐观,坚韧不拔,不懈努力;有的人以阴暗、悲观、扭曲的心态对待考验。
采取哪种态度,人生将会迥然不同。
积极面对考验的人,就能开拓人生,取得进步。相反,消极面对考验的人,就会陷于悲惨的境地。
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考验。
年轻时受了些挫折,就自暴自弃、糟蹋人生、毁坏人生,那怎么行呢?
不管现在处境如何,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把人生变得美好。
现在正处在不幸旋涡之中的人,应该这么想:
“年纪轻轻就吃这么多苦,遭这样的难,恐怕全日本也少见。这并非不幸,这是上天给我机会,让我体验他人体验不到的经历。”
人生中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是考验,都是上天为了让人成长而赐予的考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可能会陷入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
但是,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人生中发生的事情,仅用我们人浅薄的头脑,仅用眼前的幸与不幸去判断,那是不行的。
应该站在天道的高度观察。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观察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即使现在正遭遇看似无情的灾难,也要认定,这灾难对当事者的将来必有好处,此乃上天赐予自己的“奖品”,必须这么去想。
有时候,人思善了、行善了,但上天仍然会给予严酷无情的考验。能否坚持从正面面对这种苦难,用什么心态来应对这种苦难,将决定自己人生的航向。
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始终保持谦虚和自律
对于人来说,不仅苦难是考验,辉煌的成功是更大的考验。
不管是喜逢幸运,还是遭遇灾难,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谦虚,不失自我,这才是重要的。
请大家理解这一点,不忘谦虚,兢兢业业,诚实地度过人生。只要采取这种人生态度,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到的幸福人生。
我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南洲翁遗训》,时不时都会打开来读上几段。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爱己,即只图自己顺心而从不顾念他人,这种私心最为不善。修业无果,事业无成,有错不改,居功自傲,这些均由过分爱己而导致,所以决不能做这种自私自利之事。”
并且在《南洲翁遗训》中接下来还有下面这段话:
也就是说,在事业始创时能够取得成功,但是能够继续将这种成功保持下去的人屈指可数。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功成名就后不知不觉生起爱己之心,开始骄傲、得意忘形起来,陷入过度自信当中,最终导致失败。
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成功,就必须认真奉行自律和自诫。
西乡隆盛想要告诫我们的是,为了取得成功,并让成功能够得到永续,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谦虚坦荡的胸怀。
三、不忘反省,时时提升心性
大家可能读过一些好书,但可能很少有人能反复读本书。
在那些拥有杰出人格,且度过幸福美好人生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都会反复读一本书,甚至把书都翻烂了。
当然,不管拥有多么优秀的人格,如果缺乏了不断的反省,就无法维持这样优秀的人格。
比如说,学了某些东西,或读了一本好书,受到了感动,觉得“太了不起了”。那么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触动和感动,就能提高心性,并在相当时间内持续提高心性呢?
完全不是这样的,心性只是在那一瞬间暂时提高了而已。只有反复持续反省,才能提高心性并加以维持。
要将已有的人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准,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人格和心性,就更要加强学习。
在那些我们觉得“真了不起、真伟大”的人中,有的人会随着年龄的老去,变回凡夫俗子。
随着企业经营者人格的下降,其所在的企业也会随之没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是没有经常摄取能量和营养的缘故。
这个营养指的是心灵的营养,也就是“反省”这种营养。因为没有摄取营养,所以心灵逐渐衰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宗教界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曾经优秀的大僧正或法师,年轻时努力修行,获得了卓越的见识,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却逐渐不再拥有这样的人格。
他们确实经历了非同一般的修行,甚至达到过开悟的境地,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心性,塑造了人格。
但是,要维持这种心性和人格,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反复修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这就是人的本性。所以,能否经常进行反省,是人向上成长的关键。
实际上,心灵的问题需要反复再反复地反省,不厌其烦地不断聆听相同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正。
只有这样才能充实美好地度过仅有一次的人生。
四、不管何种逆境,始终保持乐观
不管身处何种逆境,不管遭遇何种艰辛,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满怀理想和希望,坚韧不拔,努力奋斗,这才造就了今天的京瓷。
人生充满着光明和希望。“我一定会迎来辉煌的人生!”时刻抱有这样的信念十分重要。
不要牢骚满腹,不要消沉郁闷,不要憎恨别人,不要妒忌别人。这类消极情绪将使人生暗淡无光。
要想人生充满希望、在困难中逆流而上,人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思维方式和心态可以——用“爱”、“真诚”及“和谐”这些词汇来表达。我们人类在灵魂深处本来就拥有这样的好心。
从爱、真诚及和谐之心中产生的思想,就是引导我们走出挫折的基础。
道理很简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开朗,积极行动,这是促使人生和事业顺利发展的首要条件。
不管是哪一种逆境,都成为此后引导我人生顺利拓展的精神食粮。
据说,冬天越寒冷,春天的樱花就开得越发灿烂。寒冷这种逆境,是樱花绽放的必要条件。
人也一样,如果被逼入逆境,就要把这看成是神赐予的礼物而感到欣喜。克服了逆境中的苦难,就一定能开辟光明的未来。必须坚信这一点,这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要开朗,不要发牢骚;要面向未来,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那么,一个光辉灿烂的人生一定会在面前展开,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念。
五、好事坏事,都不忘感谢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富裕,可是人心贫乏、精神空虚。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感谢”之心也日益淡薄。我认为,进入物质充裕的时代,对“感谢心”需要重新审视。
不久,经济起飞,社会变得富足、安定,京瓷的经营也上了轨道,规模扩大。
这时“感谢”在我心中占的位置越来越大。诚实的努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此时,“感谢”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这种体验反复多次以后,“感谢之心”在我身上成形,成为我生活中始终贯彻的道德准则之一。
回顾自己,这“感谢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样,滋润着我道德观的根基。而这与我在幼年时的体验密切相关。
我的老家在鹿儿岛,四五岁时,父亲带我去参与过“隐蔽念佛”。
所谓“隐蔽念佛”,是在德川时期“一向宗”受到萨摩藩的打压,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把宗教仪式偷偷保存下来,直到我年幼时,还保留着这种信仰方式。
我们和几对父子一起,在日落后暗黑的山道上借着灯笼的亮光,一步一步攀登。大家默默无语,在恐怖和神秘气氛的笼罩下,幼小的我也拼命地紧紧跟在父亲后面。
登山的终点是一户人家,进去一看,佛龛里摆放着气派的佛坛。身穿袈裟的僧人在前面诵经。
屋内零星点着几支小蜡烛,十分暗淡,我们各自坐下,融入那昏暗之中。孩子们端坐在僧人后面,静听那低沉的诵经声。
诵经结束,孩子们按指示一个接一个向佛坛献香进拜,我也照着做了一遍。这时候僧人会对孩子简单地说几句话,有的孩子被要求再来,而我听到的却是:“你已经行了(可以不用再来了),今天拜过就好了。”
接着,那僧人又说:“从今以后,你每天都要说‘南无、南无,谢谢!’向佛表示感谢。活着的期间,只要这么做就可以了。”
然后他转向我父亲说:“这孩子以后不用再带来了。”这好像给我的人生下了个保证。
记得当时幼小的我,好像通过了什么考试,又像得到了师父真传,又自豪又高兴。这是我最早的宗教体验,印象深刻。
我想,当时我学到了感谢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塑造了我心灵的原型。
实际上一直到现在,只要有什么事,“南无、南无,谢谢!”这句话在无意识中就会脱口而出,在我耳边回荡。
我拜访欧洲的教堂,为教堂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动,这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念诵这句话。这句“祈祷”的话语,已经超越宗教、宗派,融入我的血肉,已经成为渗入我内心深处的“心灵的口头禅”。
从那以后,这句话就埋入了我的心田,成为我人生的巨大财富。
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年轻时还饱受挫折。像我这样的人,居然在企业经营领域有了一定成就,可能就是因为我理解了这句话,并时时将感谢之意挂在嘴边。
佛教讲:“思念造业。”就是说,心中所思,会成为“业”,即成为原因,原因制造出现实这个“结果”。
当灾难到来时,如果我们的心态不对,就可能唤来更大的灾难。避免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愉快”地接受灾难。
如果受了伤,就要想:“啊,还好,只受了这么点伤就完事了,没有惨到身体都动弹不了。”如果生了病,要感到高兴:“就这点病,动个手术就能治好,真幸运。”
灾难发生,意味着消业。
大的灾难能够消业自不必说,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能消业,所以应该高兴,即使心里不这么想,也要使用理性让自己高兴起来。这很重要。
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不管遇到什么灾难,都能高兴,都能感谢,那么,过去所造的业就会消失殆尽。
给予我这个珍贵教诲的,是我的人生导师——原临济宗妙心寺派管长西片担雪法师。我在许多事情上,都曾向他请教。
以前,京瓷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制造和提供了医疗用的人工膝关节。这件事,媒体曾广泛报道,并对京瓷展开了激励的批评。
尽管这个事情有特殊背景,但我对此不做任何辩解,只是反复道歉谢罪。
京瓷总部门前,接连几天布满成排的摄像机,电视上多次播放我低头谢罪的镜头。我身心俱疲,于是前往法师处请求指点。
法师像往常一样沏好了茶,仔细聆听我的倾诉,然后对我说:
“很好啊,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遭受这么一点批评就能消业,必须庆祝一番啊。”
一心想着法师肯定会安慰我,没想到法师竟然这样说,我觉得他这话未免冷漠无情。但是,仔细咀嚼了这段话,我的心灵被治愈了,深感慰藉。
活着从来不遭遇灾难的人不存在,灾难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袭来。
这种时候,不能意气消沉,不能堕入绝望的深渊。要为此高兴,并予以感谢,然后跨出新的一步。
可以说,这是度过人生这一严酷旅程的“秘诀中的秘诀”。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作者:稻盛和夫
p41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